????????????????????????????????????????????????????????????????????????????????????????????????????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和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或从事企业管理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系统掌握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2)熟悉同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新学科、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3)掌握企业管理活动的规律和要领,能正确运用管理方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分为:(1)潮商企业研究;(2)现代管理理论与企业成长;(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信息技术管理与电子商务;(5)运营管理与质量管理;(6)人力资源管理;(7)家族企业管理;(8)市场营销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2.5~3年(3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6月前答辩;2.5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3月前答辩),如需要可相应延长,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批批准,报学校备案。从事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如下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课
(7学分)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1 |
社科部开课 |
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2 |
社科部指选课 |
3 |
第一外国语 |
4 |
1~2 |
外语系开课 |
基础与专业课
(15学分) |
1 |
管理经济学 |
3 |
1 |
基础课 |
2 |
研究方法论 |
3 |
1 |
基础课 |
3 |
计量经济学 |
3 |
2 |
基础课 |
4 |
现代管理理论 |
3 |
1 |
专业课 |
5 |
运营管理研究 |
3 |
3 |
专业课 |
选修课
(10学分) |
1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2 |
战略管理研究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3 |
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研究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4 |
市场营销研究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5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课
(8学分) |
1 |
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 |
3 |
3~5 |
? |
2 |
学位论文答辩 |
1 |
5 |
? |
3 |
学术活动 |
1 |
2~4 |
听取学术报告等 |
4 |
教学实践 |
2 |
2~4 |
承担助教 |
5 |
社会实践 |
1 |
2~3 |
案例撰写 |
硕士研究生毕业至少应修读完成40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学校公共课7学分,基础与专业课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其余学分按培养计划并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规划在院内指定选修课、其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修读;实践课8学分(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3学分,学位论文答辩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实践课中,学术活动包括听取学术报告(至少5次)、申请校内科技立项等;教学实践相当于一个学期助教的工作量,由学院安排;社会实践要求通过企业调研,撰写一个案例。
本科阶段未修读《管理学》和《会计学》课程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参加商学院本科生相应课程学习,记录为本专业的前修课,不计学分。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在研究生培养实施计划中制定的课程,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己朔治际院涂疾榱街址绞?。必修课(学位课)以考试为主,采取笔试形式,成绩按百分制计;选修课、实践课以考查为主,可采取笔试、口试、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计;学位(毕业)论文必须进行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
第三学期末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开题情况等)、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新生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充分发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引导、启发、指导、研讨等有效的方式,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疽笫牵憾匝√庥薪舷低澈腿娴陌盐?,并有所创新;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篇幅;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两个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主要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可在一年内申请重新答辩,两次答辩的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附录:推荐书目
期刊类:
-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Jour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Science
-
Management Science
-
MIS Quarterly
-
《中国社会科学》
-
《经济研究》
-
《管理世界》
-
《管理科学学报》
-
《中国管理科学》
-
《中国工业经济》
-
《南开管理评论》
著作类:
-
贝赞可/德雷诺夫/尚利,公司战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
保罗?米尔格雷姆,约翰?罗伯茨著,经济学、组织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
-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
-
钱德勒,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
青木昌彦,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
-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
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年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科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具备创造性的科研能力与教学工作能力、较强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管理能力。毕业后,可胜任企业的投资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或政府有关部门与咨询机构的高层次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是:(1)掌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技术经济分析、创新与创业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2)熟悉同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新学科、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3)掌握有关技术经济与管理活动的规律和要领,能正确运用管理方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分为:(1)信息技术与管理;(2)创新与创业管理;(3)互联网金融与管理;(4)风险投资与管理;(5)电商技术经济与管理;(6)物流技术经济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2.5~3年(3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6月前答辩;2.5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2月前答辩),如需要可相应延长,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批批准,报学校备案。从事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如下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课
(7学分)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1 |
社科部开课 |
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2 |
社科部指选课 |
3 |
第一外国语 |
4 |
1~2 |
外语系开课 |
基础与专业课
(15学分) |
1 |
管理经济学 |
3 |
1 |
基础课 |
2 |
研究方法论 |
3 |
1 |
基础课 |
3 |
计量经济学 |
3 |
2 |
基础课 |
4 |
技术与创新管理 |
3 |
1 |
专业课 |
5 |
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研究 |
3 |
3 |
专业课 |
选修课
(10学分) |
1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2 |
技术经济理论前沿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3 |
创业管理研究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4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5 |
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课
(8学分) |
1 |
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 |
3 |
3~5 |
? |
2 |
学位论文答辩 |
1 |
5 |
? |
3 |
学术活动 |
1 |
2~4 |
听取学术报告等 |
4 |
教学实践 |
2 |
2~4 |
承担助教 |
5 |
社会实践 |
1 |
2~3 |
案例撰写 |
硕士研究生毕业至少应修读完成40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学校公共课7学分,基础与专业课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其余学分按培养计划并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规划在院内指定选修课、其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修读;专业实践课8学分(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3学分,学位论文答辩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实践课中,学术活动包括听取学术报告(至少5次)、申请校内科技立项等;教学实践相当于一个学期助教的工作量,由学院安排;社会实践要求通过企业调研,撰写一个案例。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在研究生培养实施计划中制定的课程,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己朔治际院涂疾榱街址绞?。必修课(学位课)以考试为主,采取笔试形式,成绩按百分制计;选修课、实践课以考查为主,可采取笔试、口试、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计;学位(毕业)论文必须进行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
第三学期末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开题情况等)、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新生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充分发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引导、启发、指导、研讨等有效的方式,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疽笫牵憾匝√庥薪舷低澈腿娴陌盐?,并有所创新;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篇幅;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两个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主要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可在一年内申请重新答辩,两次答辩的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附录:推荐书目
期刊类:
-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Journal of Management
-
Management Science
-
《经济研究》
-
《管理世界》
-
《中国社会科学》
-
《管理科学学报》
-
《中国工业经济》
-
《中国管理科学》
-
《南开管理评论》
-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
-
《技术经济》
著作类:
-
《技术经济管理学》,邹辉霞,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
《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傅家骥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与方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
《Engineering Economy》,William G. 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
???????????????????????????????????????????????????????????????????????????????????????????????????????????? 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水平和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能够胜任财务与会计领域理论研究或从事财会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系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2)熟悉同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新学科、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3)掌握会计活动的规律和要领,能正确运用管理方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财会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备独立承担相关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
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
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分为:(1)公司财务;(2)财务会计;(3)管理会计;(4)审计学。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2.5~3年(3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6月前答辩;2.5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3月前答辩),如需要可相应延长,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批批准,报学校备案。从事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如下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课
(7学分)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1 |
社科部开课 |
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2 |
社科部指选课 |
3 |
第一外国语 |
4 |
1~2 |
外语系开课 |
基础与专业课
(15学分) |
1 |
管理经济学 |
3 |
1 |
基础课 |
2 |
研究方法论 |
3 |
1 |
基础课 |
3 |
计量经济学 |
3 |
2 |
基础课 |
4 |
会计理论研究 |
3 |
1 |
专业课 |
5 |
财务管理研究 |
3 |
3 |
专业课 |
选修课
(10学分) |
1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2 |
公司治理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3 |
会计准则专题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4 |
资本市场实证研究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5 |
审计理论研究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课
(8学分) |
1 |
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 |
3 |
3~5 |
? |
2 |
学位论文答辩 |
1 |
5 |
? |
3 |
学术活动 |
1 |
2~4 |
听取学术报告等 |
4 |
教学实践 |
2 |
2~4 |
承担助教 |
5 |
社会实践 |
1 |
2~3 |
案例撰写 |
硕士研究生毕业至少应修读完成40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公共课7学分,基础与专业课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其余学分按培养计划并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规划在院内指定选修课、其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修读;实践课8学分(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3学分,学位论文答辩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实践课中,学术活动包括听取学术报告(至少5次)、申请校内科技立项等;教学实践相当于一个学期助教的工作量,由学院安排;社会实践要求通过企业调研,撰写一个案例。
本科阶段未修读《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参加商学院本科生相应课程学习,记录为本专业的前修课,不计学分。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在研究生培养实施计划中制定的课程,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己朔治际院涂疾榱街址绞?。必修课(学位课)以考试或考查形式,采取笔试形式,成绩按百分制计;选修课、实践课以考查为主,具体方式采取笔试、口试、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计;学位(毕业)论文必须进行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
第三学期末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开题情况等)、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新生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充分发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引导、启发、指导、研讨等有效的方式,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疽笫牵憾匝√庥薪舷低澈腿娴陌盐?,并有所创新;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篇幅;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两个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主要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可在一年内申请重新答辩,两次答辩的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附录:推荐书目
期刊类:
-
《中国会计评论》
-
《经济研究》
-
《管理世界》
-
《会计研究》
-
《审计研究》
-
《南开管理评论》
-
《经济管理》
?
著作类:
-
唐纳德 E. 基索等,中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
安东尼 A. 阿特金森等,管理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
斯蒂芬·罗斯等,公司理财精要,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
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
?
?
?
?
????????????????????????????????????????????????????????????????????????????????????????????????????????????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水平和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能够胜任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产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系统掌握产业经济学科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2)熟悉同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新学科、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前沿及科研动向,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3)掌握产业经营活动规律和要领,能正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产业经济相关问题;(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分为:(1)现代产业组织与环境;(2)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3)信息经济与电子商务。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2.5~3年(3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6月前答辩;2.5年毕业的研究生必须在3月前答辩),如需要可相应延长,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批批准,报学校备案。从事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如下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共课
(7学分)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1 |
社科部开课 |
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2 |
社科部指选课 |
3 |
第一外国语 |
4 |
1~2 |
外语系开课 |
基础与专业课
(15学分) |
1 |
管理经济学 |
3 |
1 |
基础课 |
2 |
研究方法论 |
3 |
1 |
基础课 |
3 |
计量经济学 |
3 |
2 |
基础课 |
4 |
产业经济理论前沿 |
3 |
3 |
专业课 |
5 |
产业组织理论 |
3 |
1 |
专业课 |
选修课
(10学分) |
1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2 |
发展经济学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3 |
公司治理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4 |
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 |
2 |
3 |
专业选修课 |
5 |
资本市场实证研究 |
2 |
2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课
(8学分) |
1 |
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 |
3 |
3~5 |
? |
2 |
学位论文答辩 |
1 |
5 |
? |
3 |
学术活动 |
1 |
2~4 |
听取学术报告等 |
4 |
教学实践 |
2 |
2~4 |
承担助教 |
5 |
社会实践 |
1 |
2~3 |
案例撰写 |
硕士研究生毕业至少应修读完成40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公共课7学分,基础与专业课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其余学分按培养计划并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规划在院内指定选修课、其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修读;实践课8学分(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3学分,学位论文答辩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
实践课中,学术活动包括听取学术报告(至少5次)、申请校内科技立项等;教学实践相当于一个学期助教的工作量,由学院安排;社会实践要求通过企业调研,撰写一个案例。
本科阶段未修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参加商学院本科生相应课程学习,记录为本专业的前修课,不计学分。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在研究生培养实施计划中制定的课程,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己朔治际院涂疾榱街址绞?。必修课(学位课)以考试为主,采取笔试形式,成绩按百分制计;选修课、实践课以考查为主,可采取笔试、口试、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计;学位(毕业)论文必须进行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
第三学期末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从思想政治、业务能力(包括课程学习情况,论文开题情况等)、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新生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充分发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引导、启发、指导、研讨等有效的方式,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疽笫牵憾匝√庥薪舷低澈腿娴陌盐?,并有所创新;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篇幅;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论文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两个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主要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可在一年内申请重新答辩,两次答辩的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附录:推荐书目
期刊类: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经济研究》
-
《管理世界》
-
《管理科学学报》
-
《中国社会科学》
-
《中国管理科学》
-
《世界经济》
-
《经济学季刊》
-
《经济科学》
著作类:
-
埃尔玛?沃夫斯岱特,高级微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
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
丹尼斯 ? 卡尔顿等,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
多纳德?海等,产业经济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
哈罗德?德姆赛茨,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
肯尼斯?W?克拉克森等,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
罗伯特·特里芬,垄断竞争与一般均衡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
-
罗杰?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
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
G?J ?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
泰勒尔著,张维迎等译,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